由于自主的崛起,特别是自主新能源的崛起,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开始走向没落。
这句带着全网风向的话,其实也不全对。
比如丰田,今年上半年,一汽丰田累计销量超过37.3万辆,同比增长6%。广汽丰田也只是同比微跌了5%。丰田在华的基本盘依然稳健。
但落到东风本田身上,则得到了正确性的验证。
今年1-6月,偌大的东风本田,足足在售12款车型,整个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234473辆,同比狂跌28%。“喜提”主流合资品牌跌幅之最。
不用遥想当年,仅仅回看到2020年,东风本田还拿到了年销85万辆的历史最好成绩。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东风本田正在紧跟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的步伐,逐渐淡出一线合资阵营。
而今,主流车企的兴衰更迭之快,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比亚迪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正面的典型。其间的缘起缘落,主因就在于战略方向的正确与否。
严重右倾
2020年之后,东风本田江河日下。究其原因,似乎仅需一句话都能说清楚:
除了芯片短缺、自主品牌进攻猛烈等大环境因素之外,从自身看,还是难以放弃燃油车的巨大利润,新能源转型进程缓慢所致。
用这个定性去匹配东风本田存在的问题,肯定是适合的。但是,把这句话放在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等等几乎所有合资车企的头上,作为它们躺赢时代已经结束,市场份额被蚕食的理由,都应该合适。
所以,东风本田还有东风本田自己的原因。
我们知道,在国内市场,德系、美系向新能源转型的态度要比日系坚决得多,自然,表现到行动上就更积极,市场反馈上也就更良好。
比如,大众在MEB的加持下,大众ID.正在向月均2万的目标发起冲击。而通用奥特能超级纯电平台,让别克纯电家族7月交付量达到8692辆,刷新品牌单月纯电车型销售纪录。
整个日系都在沉默。丰田、日产是沉默,本田却在沉沦。
丰田好歹还打造了e-TNGA纯电动架构,而且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走到了量产前夜。
日产因为有日产-雷诺联盟的支持,可尽享联盟CMF-EV平台的优势,东风日产ARIYA正是脱胎于此。
本田有什么?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迅猛发展的过去两三年里,本田几乎什么都没有准备。
现阶段,本田主推的e:N纯车型全部诞生于e:N Architecture架构。这个架构连本田自己都承认是油改电。
东风本田在华的首款纯电动车e:NS1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销量始终不算乐观。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半年来该车型的销量才2882辆,其中今年6月的销量只有155辆。
事实上,在2017年本田前任CEO八乡隆弘就提出了一个关于新能源转型的规划,“2030愿景”。只是,八乡隆弘坚持认为,纯电动汽车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主流,混动车型仍将作为本田的重要方向。
但是,本田i-MMD终究还是一套油混系统。在国内市场,不仅没有绿牌带来的政策优势,更没有不破不立的价格优势。在以比亚迪为首的一大批插混车卖得风生水起时,东风本田手握i-MMD技术只能作壁上观。
既然是东风本田,那么除了本田之外,还应该有东风。
比如广汽丰田iA5就是广汽AION S的姊妹车型,是在丰田技术不足前提下的妥协产物。
目前,岚图ESSA平台是东风最拿得出手的新能源技术平台。在东风介绍ESSA平台时,如是说道:ESSA平台有三种动力组合,分别是高性能纯电、增程电动与智能多模。
很明显,ESSA平台往好了说,是一个智能柔性综合平台,往不好了说,也是一个油改电。
东风从新技术角度也很难对东风本田提供更好的支持。
所以,即便是在日系车这个小圈子范围内,关于转型,丰田、日产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使着暗劲。而“实诚”的本田是真心放飞自我,加之东风无力,东风本田当然不可能有好结果。
极左思想
现实让东风本田急了。
今年3月,东风本田正式发布了强电智混技术品牌,包含e:HEV强电智混和e:PHEV强电智混。
抛开现象看本质,东风本田所谓的“强电智混”,其实就是在i-MMD技术路线上,增加了一条插混分支,e:PHEV车型终于可以挂绿牌了。
紧接着,在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东风本田全球首发亮相了e:NS品牌第二款产品e:NS2 Prototype。
插混加入进来了,纯电车在推新,东风本田有些按捺不住,车展当日即宣布,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将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东风本田将基于全新战略推动电动化持续转型。
7月中旬,在成立二十周年主题活动上,东风本田进一步官宣三项内容:一是在2025年前使得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三是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从之前的沉沦,到现在的激进,东风本田来了一个180度的态度大转弯,会不会闪着腰?
这件事要更具体地来看。
目前,东风本田以思域、CR-V、英仕派、艾力绅等1.5T的地球梦纯燃油车型为主售产品。思域上半年累计销售52698辆,CR-V累计销售78053辆,两款车合计占比达56%,超过了其余10款车型的销量总和。
反观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的纯电和插混累计销量都不到6500辆。
现在,东风本田要做的事情是,在4年之内的时间里,让本田曾经狂热追求的,并赖以成名的“地球梦”彻底消失,全面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并不擅长,准备并不充分的电动化产品。
东风本田这是要以一己之短,攻他人之长的节奏。
中国汽车市场既有深度,也有宽度。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是在缩小,但不会那么快消失。东风本田显然操之过急,赶在市场消失之前,自己先玩起了消失。
一汽丰田正在计划普拉多燃油车复产,东风日产也还在谋划如何把轩逸的燃油车市场再做大做强。东风本田却忙着自废武功。
事实上,从产品规划上看,东风本田今年除引进一款全新车型HR-V外,还有全新英仕派、改款UR-V、2款e:HEV和2款e:PHEV车型。
产品小幅升级迭代,并导入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成为东风本田油电交接期的主要规划。
纯电动车方面,“e:N SUV 序”和“e:N GT Concept”还处于概念车阶段,e:NS2要等到2024年初上市。
事实证明,现期内东风本田并没有大刀阔斧的产品革新来应对激进的改革态度。而作为技术输出的主要方,去年4月,本田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8万亿日元用于研发,其中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约5万亿日元。本田把自己的修炼期拉伸到了10年之久。这个节奏,难道不是让4年之后,停燃的东风本田参与一场不穿铠甲的裸战?
写在最后
燃油车时代的比亚迪默默无闻,但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深挖技术自研,深耕垂直整合,最终等来一飞冲天的时机。
比亚迪停燃也就在一朝一夕之间,只是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现阶段的东风本田,其实就像足球场上被对手打进一球的落后一方。最应该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保持好队形,伺机反击。而不是摆出撤掉后卫,甚至守门员都要参与进攻的状态。如此,只能等来一场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