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18:07:36
前几天单位同事也不怎就说起汽车保险杠为什么是塑料的话题,大概意思就是塑料保险杠多不结实啊,还不一撞就碎了,为什不把保险杠都换成钢的呢?那样遇到个小磕小碰都不用去修理了。在我掰开揉碎讲完之后,她表示对于保险杠的作用有所了解了。正好赶上要写这期的小马哥说事,索性就来给大家说说关于汽车保险杠为什么是塑料的事情吧。
汽车保险杠是塑料材质的
话说N多年前,汽车的前后保险后杠都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的,一些高档车在金属保险杠外表面再进行后期的镀铬处理,而大多数车型就是以黑色为主了。保险杠与车身焊在一起,外表看上去与车身还有一段距离,好像就是单摆浮搁上去的一样,美观性、整体感、空气动力学等也就无从谈起了。随着汽车整体工艺的发展与进步,保险杠也从先前的“外挂件”逐渐演变成与汽车合为一体了,也赋予了保险杠更多层面的含义,小马哥大致总结了以下几条。
汽车保险杠的工作原理
对于行人的保护是保险杠的首要任务
汽车保险杠起到对行人的保护作用
在汽车诞生之初,既没有那么多的汽车,车速开到30-40公里/小时也就到头了,所以汽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就很低。我们把时间拉回到现在,汽车数量的激增,造成车辆与行人发生事故的几率显著增加。作为弱势群体的行人,在与汽车的事故中,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在现在的车辆设计中,把对行人的保护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塑料保险杠的出现,对行人的保护是相当明显的(前提是在一定的车速下)。
汽车保险杠减缓冲击力
举个例子:塑料保险杠就好比是带着厚厚棉手套打了你一拳,而钢制保险杠就好比是戴着铁手套给了你一拳,这两者的区别对于被打的人是相当明显的。那为什么又说车辆在一定车速下塑料保险杠才能起到对行人的保护作用呢?还是以上两个不同材质的手套打你,但打人者换成了泰森,以他出拳速度(超速行驶)来衡量,那被打的人生还几率都不会很大,这也是一再强调行车不要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鹿撞车
而保险杠在发生事故时,对于行人最好的保护,就是用自身的破碎来换取行人的最高安全系数。前些时候网上疯传一辆轿车把一只鸡给撞了,鸡把保险杠给撞了一个大洞,不是厂家在保险杠上的偷工减料,而是故意为之的一种行为。
在低速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上面我们说了车与人的事情,下面再来说说塑料保险杠在车与车发生碰撞(同样是低速)时,所起到的作用。我们知道塑料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一定的延展性,轻微的碰撞即便有一定的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行恢复。
保险杠的缓冲作用
保险杠的缓冲作用
所以,厂家就利用塑料的这一特性,把汽车的前后保险杠用塑料加以替换,这样即便在两车低速发生碰撞事故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而在欧洲一些停车难的国家,还特意把小车的前后保险杆保留原本的黑色,这样在停位距离不够时,可以前撞撞后顶顶,这也算是根据塑料保险杠特性引出的一个地方特色吧。
降低车身重量的需要
现在的汽车都在为降低车重而煞费苦心,全铝框架及碳纤维车身的采用无一不是为了达成一个共识——通过降低车身重量来达到减少油耗、降低排放的目的。
塑料材质设计降低汽车重量
标致307
而塑料保险杠的出现,对于降低车重和保护行人的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事情,有些法系车型还把车辆两侧的前翼子板都换成了塑料件,比如我们熟悉的标致307。所以,塑料保险杠用来降低车身重量的作用,一定是附带在保护行人基础上的。
降低成本、便于设计、防腐等作用
塑料保险杠除了上面所说的几项功能外,还有一些看似不太起眼,但也很关键的作用。降低成本是每个汽车厂家都在苦思冥想的问题,而塑料保险杠的出现正对了厂家的胃口,既可以起到降低车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汽车的发展促使保险杠和汽车融为一体
汽车最早的外形几乎没有任何设计感而言,清一色方正的车身更多是以内部空间的实用性为出发点而设计的。但随着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属性逐渐的淡化,简单的外形早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这时,塑料有着很好可塑性的特点又再次帮助了设计者。掏个窟窿、弄个死折、层次丰富大破浪,这些对于钢板很难实现的设计,通过塑料都可以轻松的得以展现。
即便车辆处于报废状态,保险杠仍旧属于保存完好的部件(碰撞除外)
塑料件相比钢铁还有另外一个优势——耐腐蚀性好。汽车作为一个大件其生命周期一般都要在10年以上。在这漫长的生命周期当中,要面对雨、雪等各种物质的腐蚀,而保险杠又在车辆的前后最突出部位,而塑料防腐蚀的特性正好可以发挥其作用。这就是那些在老爷车修复中,车体已经腐烂而作为塑料部件还保存尚好的原因。
奥迪A8L
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汽车保险杠的话题,看完小马哥的介绍后,当你开的奥迪保险杠被撞坏后,你可千万别认为你这辆奥迪A8L是冒牌货啊!因为不管是奥迪或是奥拓,它们的保险杠都是塑料质地的。
好了,本期小马哥说事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